2023-12-24 20:42:22 | 学堂网
一、各县(市、区)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二、省、市直普通高中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省、市直学校临汾一中、临汾三中、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执行尧都区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其余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执行本县(市、区)最低控制分数线。
(三)民办学校执行学校所在地县(市、区)最低控制分数线。
三、各普通高中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线由最后一名考生的录取总分(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成绩顺序组成)
(一)省、市直公办普通高中、优质普通高中及临汾二中、临汾五中统招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山西中考改革2024最新规定,如下:
在晋中、阳泉等市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省教育厅日前发布《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全省整体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
用3年时间健全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管理机制,到2025年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全科开考,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全科开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涵盖《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艺术、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等12个科目,其中,外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实验。
考试方式上,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个科目采取书面考试,由省统一命题,各市组织实施;体育采取统一测试结合平时考核,由省统一要求,各市组织实施;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采取操作考试,由省统一要求,各市组织实施;艺术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各市组织实施。
考试内容上,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学堂网
考试时间上,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个科目考试时间全省统一,其中,地理、生物学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末,其他学科安排在初三第二学期末。
体育(统一测试环节)、理化实验安排在初三第二学期,生物实验、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各市在省教育厅规定的时间段内自行确定具体时间。体育(平时考核环节)和艺术考查由各市确定时间。
写实记录,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实施意见》要求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或重要参考。省教育厅根据国家要求,明确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创造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基本内容和要求。
其中,思想品德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党团社团活动、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等情况。学业水平重点记录学生各门课程修习、研究性课程学习经历与创新成果、优势学科学习等情况。身心健康注重过程管理评价。
重点记录学生参与体育课程、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经历的表现水平和体育爱好、运动兴趣、技能特长、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情况,特别要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作为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
艺术素养以教育部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为依据,按照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发展指标三个维度进行评价,重点从学生艺术课程出勤率、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校外学习、艺术特长等方面予以评定。
劳动创造与社会实践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作品、调查报告以及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等情况。
省教育厅要求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实施细则,建立统一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积极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市域内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
初中学校按照写实记录、严格审核、公示确认、形成档案等基本程序,为每位初中学生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纳入平台统一管理。
两种方案,改革招生录取办法
《实施意见》改进计分科目和成绩构成,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包括: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生物学50分、历史75分、道德与法治75分、地理50分、体育(统一测试环节)60分、信息技术(信息科技)15分、理化生实验15分(物理6分、化学5分、生物4分),以上科目总分850分。
除了以分数呈现的科目,艺术、体育(平时考核环节)由各市确定呈现形式,可用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也可用分数呈现。各地要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逐步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分值形式呈现,并与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相加作为学生录取依据。
即改革后中考录取依据有A、B两种方案,A是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总分+综合素质评价分数+政策性加分;B是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总分+政策性加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各市教育局结合实际进行二选一。
省教育厅要求各地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政策性加分严格执行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有关规定,严禁以任何方式扩大加分范围和增加分值。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各市要综合考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公办民办结构合理、学校办学规模适度等因素,科学编制普通高中分校招生计划;普通高中全面实行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严禁跨区域违规招生。同时各市要落实特殊优惠政策,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按不低于6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向农村学校倾斜;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享受与当地常住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待遇等。
以上就是中考临汾加分政策 临汾中考分数线2022年公布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学堂网。2022年中考分数线什么时候公布啊?2023年修水中考分数线如下:具体分数线:修水一中统招700分。修水四中统招605分。修水五中统招549.5分。修水英才高级中学515.5分。修水琴海学校分数线547分。鹏宁高级中学分数线362.5分。修水中专统招336分。修水中考考试科目及分值:初三年级: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
佛山中考分数线2022年公布(2021佛山市中考录取分数线)2022年佛山中考录取分数线2022年佛山中考录取分数线是473分。在此控制分数线以上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按考生志愿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以5分为一个分数段依次降分投档录取,降分最低控制线为300分;符合优先录取政策的考生末位同分比较时优先投档。2022年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前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及学校录取
中考照顾加分政策中考照顾加分政策如下: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户加分,市级以上奖励加分,国家级运动员加分,独生孩子。中考加分针对独生孩子在中考是可以享受加分政策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中考独生孩子的加分政策限于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孩子和纯二女户,每个省份的加分分值都是不一样的。12023年中考加分政策2023年中考加分项目有少数民族加分,农村双女
天津中考加分政策2022年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届初中毕业考生,在其学业考试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市级优秀学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子女、归侨考生;台湾省籍考生;少数民族考生。天津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政策照顾申报及审核工作的通知:一、市级优秀学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区级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二、烈士子女:须同时出具《中华人民共和国烈
西藏高考政策加分(二)进藏干部、职工在藏工作每满一年(截止时间为7月31日),其子女报考普通高校加1分投档。父母双方在藏工作,以工龄较长一方为准,加分最高不超过30分,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在西藏民族大学、驻内地办事处(格尔木办事处除外)工作时间不计入加分。你的情况是你父亲已经去世,我认为是可以加分的,因为条件完全符合。不能因为他的去世他的子女就不能享受。换句话说,那烈士子女也
湖北中考加分政策2023年湖北中考加分政策2023年如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考试成绩总分加20分:1、烈士子女。2、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军人子女。3、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子女。4、在消防救援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或有子女后累计工作5年以上的在
重庆中考政策一、重庆市中考报名条件有哪些(1)具有我市正式户口和学校正式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2)上年未获得初中毕业证书或因受记过及以上处分未参加初中学业考试且处分已撤销的学生;(3)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户口不在我市,但在我市学校借读的学生,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回户口所在地参加中考,可申请在我区借考,凭区教委中招办出具的成绩证明回户口所在地参加高中招生录取或在我区
农村户口中考加分政策2022(1)区县级先进对象(先进对象包括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长、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下同)不再加分。但市教委规定,在毕业学年获这些奖励称号的学生若符合推荐条件,且学生愿意被推荐的,学校应优先推荐。(2)市级先进对象加分分值调整为5分。(3)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降分录
2023-11-30 17:26:19
2023-11-30 03:31:32
2023-12-16 03:15:55
2023-12-15 09:02:15
2023-12-14 18:48:51
2023-12-14 00: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