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堂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考和专升本报名信息需要一致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和专升本报名信息需要一致吗
需要。专升本报名信息如于中考信息不一致会出现警告信息,影响报考,所以是需要一致的。普通高等教育中,专升本是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起点升本科教育的简称,通常出现于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及相关文件中。

2022年山东统招专升本考试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2022年山东统招专升本考试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一、招生范围包括哪些考生?
共包括两类,一是我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专科(高职)毕业生,二是应征入伍地为我省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不受应往届限制。
二、报名需满足哪些条件?
考生需同时满足基本条件和资格条件。
(一)基本条件,考生需同时满足以下5条: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没有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
3.没有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
4.专科阶段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报名前已解除处分。
5.身体健康。
(二)资格条件,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毕业高校获得高校推荐资格的我省普通高校应届专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校荐生)。
2.通过招生高校自主组织的相应专业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专业测试),获得考生自荐资格的我省普通高校应届专科毕业生(以下简称自荐生)。
3.经省级及以上相关行政部门认定的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我省普通高校应届专科毕业生(以下简称建档立卡家庭考生)。
4.应征入伍地为我省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指普通高校专科毕业生或在校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后退役,报名时为2022年应届毕业生或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往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
5.专科学习阶段作为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World Skills Competition)”中获奖,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的我省普通高校应届专科毕业生(以下简称大赛保送生)。
三、网上报名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校荐生、自荐生、建档立卡家庭考生、大赛保送生均须参加普通专升本网上报名,分为注册登录、上传照片及填写个人信息、选择考试地点、选择专业和网上缴费5个步骤。大赛保送生仅需完成注册登录、上传照片及填写个人信息。考生按规定完成所有步骤,方为报名成功。
四、“3+2”转段考生如何报名?二次转段考生也需要报名吗?
过程性考核合格的“3+2”转段考生可以选择仅报考“3+2”转段,若同时具有应届毕业生高校推荐资格或自荐资格或建档立卡计划资格,也可以选择兼报“3+2”转段和普通专升本。
所有参加“3+2”二次转段的考生也要参加转段网上报名,不得兼报普通专升本。其中,不参加文化基础知识测试的考生,也须进行网上报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无需缴费。
具有转段资格的考生于2022年4月12日—14日,登录
完成网上报名。
五、校荐生何时报名?
校荐生名单由生源高校确定,具有校荐生资格的考生于2022年4月12日—14日,登录
,完成网上报名即可。
六、自荐生报名有哪些时间节点需要注意?
未获得校荐生、建档立卡家庭考生、大赛保送生、退役大学生士兵等资格的考生,可申请自荐生资格。须根据本人毕业专业及《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对应专业指导目录》,报名参加招生高校自主组织的相应专业测试,通过后获得自荐生资格。
参加专业测试的考生应于2022年3月11日前按照招生高校相关要求报名。
全省专业测试在2022年3月19日—27日进行,每所高校的专业测试时间由学校自行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获得自荐生资格后,考生于2022年4月12日—14日,登录
完成网上报名。
七、建档立卡家庭考生报名有哪些时间节点需要注意?
申请建档立卡家庭考生资格的考生,须于2022年3月1日前向生源高校提交资格审核申请。其中建档立卡地在其他省份的考生,须同时提交建档立卡所在地相关行政部门盖章的建档立卡证明材料。
相关考生经有关部门审核,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方能获得建档立卡家庭考生资格。
获得建档立卡家庭考生资格后,考生于2022年4月12日—14日登录
完成网上报名。
八、什么时间可以打印准考证?
“3+2”转段考生、校荐生、自荐生、建档立卡生均需从网上自行打印准考证,打印准考证的时间为4月28日至5月8日(不含国家法定节假日)每天9∶00至17∶00。涉及五一假期,请考生尽早打印准考证,便于提前安排出行、住宿等事宜。
点击查看:山东统招专升本视频课程
点击查看:山东统招专升本题库试题
热点推荐:2022年山东统招专升本考试大纲及考试科目(汇总)
九、大赛保送生报名有哪些时间节点需要注意?
申请大赛保送生资格的考生,须于2022年3月18日前向1所招生高校提出保送申请(含申请书、获奖证书及生源学校审核意见),申请就读专业应与参赛技能相关。
招生高校进行资格审核并组织综合考核(免于技能考核),通过名单经招生高校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于2022年4月1日通过信息平台报送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考生经复核并公示无异议后,获得招生高校相应专业的大赛保送生资格。
获得保送生资格的考生,也需于2022年4月12日—14日登录
参加网上报名,完成注册登录及填写个人信息。考生报名时不选报专业,不参加全省统一考试。
十、退役大学生士兵如何报名?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与全省统一考试专升本不得兼报,免试专升本各环节流程、时间安排与全省统一专升本不同。考生参加免试报名,需牢记网上申报和选报高校等流程及时间安排:
(一)网上申请。网上申请包括填报个人信息和选报专业。申请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资格的考生,须于2022年3月2日—3日(每天9∶00至17∶00),通过信息平台(网址:
)在线申请资格审核,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本人身份证、专科毕业证(应届考生需提交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士兵退役证、入伍地证明、立功受奖证章证书等材料,经审核并公示通过后获得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资格。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在申请资格审核时,须根据专业指导目录,选报1个与本人专科毕业专业对应的本科招生专业。若有特殊情况无对应可选报专业,请于网上报名申请期间持证明材料到报名所在市级招生考试机构反映。
(二)选报高校。审核通过后,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须于3月18日(9∶00至17∶00)登录信息平台(网址:
),根据已选报的专业和免试招生计划,选报1所招生高校,按规定参加招生高校的录取。首轮高校选报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于4月1日(9∶00至17∶00)再填报一次征集志愿和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按规定参与征集和调剂录取。
通过免试专升本录取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须将档案转至录取高校并参加全日制培养;对录取后未报到、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不再享受免试专升本政策。
十一、校荐生、建档立卡家庭考生报名时怎样选报专业?能报多少专业?
校荐生、建档立卡家庭考生,可根据专科毕业专业和专业指导目录中本、专科专业对应关系,选报多个本科招生专业,选报专业对应的《高等数学》考试科目须相同,一经确定不得更改。报考医学类专业专升本的,所学医学类专业应保持相同(专科中医骨伤专业除外,专升本时对应本科中医学专业)。
不同高职(专科)专业的考生,能够选报的专业数量不同,考生可查询专业指导目录中本、专科专业对应关系。网上报名时,报名系统将根据考生的毕业专科专业,自动为考生匹配本人能够报考的所有本科专业,考生根据不同专业对应的高等数学Ⅰ、Ⅱ、Ⅲ,选择一个考试科目组合,选择后即确定报考的最大专业范围。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可根据确定的专业范围和招生计划再选择具体专业及招生院校。
十二、自荐生报名时怎样选报专业?能报多少专业?
自荐生只能选报获得相应高校自荐资格的专业,也可选报多个本科招生专业,选报专业对应的《高等数学》考试科目须相同,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在报名系统中,根据考生的毕业专科专业,自动为考生匹配本人获得自荐资格的所有本科专业,考生根据不同专业对应的高等数学Ⅰ、Ⅱ、Ⅲ,选择一个考试科目,选择后即确定报考的最大专业范围。在志愿填报时,自荐生根据确定的专业范围、招生计划以及自己获得资格的高校和专业再选择具体专业及招生院校。
十三、考生应核对哪些个人信息?如果信息有错误应该怎么办?
个人学籍信息是专升本考试考生报考的重要依据,为保证个人学籍信息准确,建议考生尽早登录学信网(
)进行个人学籍查询,确认本人姓名、身份证号、专业等信息是否无误。尤其是在校期间办理过改姓名、改身份证号、转专业、休学和复学的考生,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生源学校进行更改,避免影响个人报考。
报名时,考生进入报名系统后,须认真检查核对本人姓名、身份证号、毕业专业、院校等信息是否准确,若发现信息有误,需立即联系生源院校进行更正。
十四、考生报名后,能修改个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吗?
注册所用个人手机号码非常重要,将贯穿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志愿填报、录取等整个招生过程,考生务必准确填写,在录取结束前不要更换手机号码,不要设置短信屏蔽拦截功能,并保持通信畅通,以免影响接收考试招生等重要信息。
考生本人务必妥善保管登录密码和短信验证密码,不轻易告知他人,避免报考信息被他人篡改等情况发生。
考生在报名之后,直到高校新生入学报到期间,尽量不要更改姓名和身份证等信息,否则将影响考生参加考试、录取和入学报到。考生报名审核通过后,再修改个人姓名等关键信息不属于报考录取信息有误的范畴,由此会造成高校录取后考生学籍无法及时注册等问题。
十五、如何确定自己的统一考试科目?
考生按照拟报考的本科专业,依据《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专升本专业类别设置及考试科目》确定本人的考试科目。其中考英语还是考政治科目,不同的考生存在差别,确定的依据是:专科期间公共外语课程为英语的考生,考英语;专科期间公共外语课程为非英语的考生,考政治。专科期间公共外语课程由考生所在生源高校确定,报名前由生源高校上传本校公共外语课程情况,考生应考英语还是政治科目,报名系统将根据生源高校上报信息情况确定,无需考生自己选择。
十六、报名时,考生如何拍照上传本人照片?
上传照片的步骤如下:
1.考生在报名系统点击上传照片,弹窗显示二维码,考生使用微信、支付宝、浏览器等APP扫码进入照片上传页面。
2.确认考生信息后,点击“确认无误”,进入拍照指引。
3.考生认真查看拍照指引,点击“我知道了,去拍照”,开始拍照。
4.拍照后点击“确认”,照片自动上传,等待检测结果。
5.查看检测结果。
①照片检测不合格,系统会提示不合格原因,考生可以选择重新拍照上传。
②照片检测合格后会显示合格照片。考生若对照片满意,可点击“确认提交”;若不满意,可点击“不满意重拍”重新拍照。
6.满意并确认后,完成照片采集。
十七、拍摄照片时有什么要求?
人物姿态与表情:坐姿端正,表情自然,双眼自然睁开并平视,耳朵对称,左右肩膀平衡,嘴唇自然闭合。
眼镜:常戴眼镜者应佩戴眼镜,但不得戴有色(含隐形)眼镜,镜框不得遮挡眼睛,眼镜不能有反光。
佩饰及遮挡物:不得使用头部覆盖物(确因医疗等需要时,不得遮挡脸部或造成阴影)。不得佩戴耳环、项链等饰品。头发不得遮挡眉毛、眼睛和耳朵。不宜化妆。
衣着:应与背景色区分明显。避免复杂图案、条纹。
注意:此次采集的照片不仅应用于考生报名考试,也是重要的录取数据,对考生新生入学复查、学籍注册都十分重要,请务必严肃认真拍摄,避免对今后个人升学就业造成影响。
十八、照片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1. 扫码提示页面“打开失败”,或无法上传照片。
解决方法:更换其他APP扫码。
2.扫码提示页面“网络异常”。
解决方法:检查手机网络是否正常,待手机信号稳定后重新拍照上传。
3.上传照片等待超过5分钟以上。
解决方法:考生可以返回进行其他报名操作,之后再扫码查看上传结果,退出照片上传页面不会清除已提交的照片记录。
4.拍照上传多次,仍无法合格。
解决方法:
(1)注意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摄像头、脸部光线太强等情况。
(2)拍照时应平视摄像头,保持脸部置于镜头中间位置,脸部大约距离摄像头50cm。
5.照片上传成功,但系统提示身份核验不通过。
解决方法:
(1)检查姓名、身份证号是否正确。如错误,请联系生源院校相关负责人员提出修改申请,修改后重新拍照上传。
(2)如姓名、身份证号正确,身份核验仍不通过,请在规定时间内联系生源院校相关负责人员协调解决。
十九、申请合理便利需注意什么?
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平等参加考试,参照我省普通高考合理便利的实施办法,我省在专升本考试中为残疾人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合理便利申请由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各市将于4月16日前将申报表报送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请有需要的考生及时向市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申请。考生如需申请多项合理便利应完整勾选申请项目,考生申请的项目经审核通过后于考试中提供,未申请或审核未通过的项目将不予提供。
二十、考生要缴纳多少考试费?
根据《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重新明确专科起点升本科入学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21〕1000号),普通专升本考试收费标准为每生120元;仅报考“3+2”转段的考生收费标准为每生60元;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专升本的考生、大赛保送生、二次转段不参加文化基础知识测试的考生等不参加普通专升本全省统一考试,不需要缴纳考试费。
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学堂网
专升本填报五个平行志愿必须填满吗
学堂网(https://www.ertang.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专升本填报五个平行志愿必须填满吗的相关内容。
不一定。但最好不要浪费,以防万一。
请看我的详细解释:
如果是以前的普通志愿报考方式,招生院校非常看重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平行志愿不等于各个志愿没有先后次序、没有第一志愿,但平行志愿与以前的志愿不同的是,只有考生和招生办知道你的志愿顺序,招生院校是不知道的,因此原来只招收第一志愿的大学就无从知道报考它的考生是第几志愿报考的它,因此是不是第一志愿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从而,第一志愿还是很值得冒险的,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志愿就应该与第一志愿有一定的级差,以防万一。为了确保录取,所有志愿最好都填满。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具体而言,平行志愿中考生报考的各个院校在考分前是平等的关系。只要考生达到了这个批次的录取控制线,就按考分从高分到低分的循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5个院校,依次检索。“分数优先”是其投档基本特点,简单可理解为高分先投档。比如理科考生甲分数为650分,填报的志愿A是北京大学、志愿B是复旦大学;考生乙考分为649分,志愿A是复旦大学。到甲投档时,北京大学已投满,复旦大学还有一个计划未完成。考生甲将被投档到复旦大学,同时复旦大学完成招生计划。考生乙虽然志愿排序先于甲,但只能等其他志愿录取了。
“遵循志愿”是平行志愿投档的另一个原则。投档的原则是一旦进入投档程序将严格按照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一旦被前面的的志愿提档,后面的学校取分再低也没戏。比如理科考生丙考分为652分,填报的志愿次序是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结果是被同济大学录取。后来得知能被复旦大学录取时考生丙后悔不已。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那么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
以上就是学堂网整理的中考和专升本报名信息需要一致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学堂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堂网:
www.ertang.net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