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考报考 > 正文

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

2024-09-15 02:26:27 | 学堂网

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

[无锡中考]第一志愿是不是可以填两个?能不能填一中和二中?

目前为止都不行的,虽然有点不近情理。
我们不能在中考时有双保险,所以一定要把握最后的冲刺阶段好好学习,如果你的成绩可以让你填一中和二中,那么你要加油,向一中冲刺,不过如果成绩平平盲目冒险选择一中肯定不合理,机会只有一个,要填得稳妥,学得努力。
加油!

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

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

在该情况下还能再填。
在无锡市,学生们在填写初步志愿表后,有机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改或调整。这是为了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允许他们在填写志愿表时进行调整和改变。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
此外,无锡市还提供了一些志愿填报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志愿填报的规则和流程,以便更加准确地选择学校和专业。同时,无锡市还会定期举办一些志愿填报讲座和培训班,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以便更加准确地选择学校和专业。

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

无锡中考志愿如何填报?

学堂网(https://www.ertang.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无锡中考志愿如何填报?的相关内容。

目前无锡的高中录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01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即高中在中考之前面向优秀学生单独实施的招生行为。

根据往年惯例,基本上下学期开学不久,高中就会签约第一批自主名额。近几年,教育部门严格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校须在中考结束后,严格按照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组织自主招生,并主动公开招生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

享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中:无锡市第一中学、辅仁高中、梅村高中、太湖高中、天一中学、省锡中。

自主招生在相应招生片区内的招生人数不得低于总招生人数的50%。

无锡6所热门高中,在每年的招生中需要将大部分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所初中。比如市一中分配给孩子所在的初中10个名额,那么孩子只要考进本初中报考一中孩子的前10名,并达到了市一中当年的分配生最低控制线,就能进市一中。

分配生需要满足的条件:

1、学籍在所就读的初中满三年(初中中途转学不享受分配生名额);

2、分数达到报考高中的分配生最低控制线。

今年,无锡市区热门高中招生继续实行招生指标按比例分配到相关初中的政策。无锡一中、辅仁高中、梅村高中和太湖高中除自主招生和统招计划外,其余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相关初中学校。

2021年 无锡一中:分配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65分;辅仁高中、梅村高中:分配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55分;太湖高中:分配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30分

注:享受分配指标的考生考分应不低于最低控制分数线。

2021年无锡城区热门高中

分配生计划

2020年江苏省天一中学分配计划招生605人

具体分配情况如下

2020年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分配计划招生630人

具体分配情况如下

注:

1、以上分配数不包含省锡中在惠山区内自主招生计划40人和科技特色班计划60人。

2、各校指标分配数中,在最低分数线上如出现考生总分相同,省锡中则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到低排序后依次择录。如语文、数学分数之和仍相同,则录取全部同分考生。

03 统招

统招即统一招收的学生,招生范围面向全市,不受招生片区的影响。统招全市所有报考该校的学生中考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热门四星级高中统招人数占总招生人数10-15%,其他普通高中、职业类学校招生均采取统招

04 完全直升

完中直升即完全中学(既有初级中学的学段,又有高级中学学段的学校,是一种学校制度)的部分优秀学生免试直接升入高中部就读。

无锡市仅大桥、外国语、湖滨中学、一女中这四所中学可行完中直升招生工作方案。

05 特长生

艺术特长或体育特长的学生,中考之前须提前通过高中组织的加试,通过后才有被录取的资格。热门四星级高中的特长班基本只面向区域内的初中生

06 科技班

六所热门四星级高中,每年高中允许招收一个科技特色班,须通过学校举办的科技特色班测试(加试)后方有资格报考该班级。

注:普通高中不超过招生计划2%的科技、艺术、体育特长生招生。

07 国际班 学堂网

国内学校与国外学校合作举办的国际教育体制。由国内学校承担教学管理,按照国外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英文教材,采取双语及全英文授课的模式培养国际型复合人才,旨在培养适应全球发展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课程实验班招生范围为整个市区。

以上就是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学堂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堂网:www.ertang.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填了放弃中考志愿表还能再填吗无锡”相关推荐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后还能再报吗?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后还能再报吗?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后还能再报吗?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后,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再在网上填报了。中考填报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填报志愿并上交给学校。一旦填报志愿上交后,学校会按照学生填报的志愿进行录取工作,而后续的调剂和变更志愿等操作一般是在学校录取结束后进行的。所以,如果你已经放弃填报志愿并上交给学校,一般来说是不能再在网上进行填报了。如果你对

2024-07-26 04:11:16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还能报名吗。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还能报名吗。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还能报名吗。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上交学校后,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再在网上填报了。中考填报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填报志愿并上交给学校。一旦填报志愿上交后,学校会按照学生填报的志愿进行录取工作,而后续的调剂和变更志愿等操作一般是在学校录取结束后进行的。所以,如果你已经放弃填报志愿并上交给学校,一般来说是不能再在网上进行填报了。如果你对填

2024-08-17 15:16:05
中考志愿填了还能改吗
中考志愿填了还能改吗

中考志愿填了还能改吗中考志愿填了之后是可以改的1.关于中考志愿填报的时间规定中考志愿填报一般在考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具体的时间会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而有所不同。通常来说,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好自己的志愿,并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给相关部门。2.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和影响中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填报的志愿涉及到学校、

2024-04-30 17:10:25
上饶中考零志愿录取了可以放弃吗?
上饶中考零志愿录取了可以放弃吗?

上饶中考零志愿录取了可以放弃吗?1、如果你中考填报了零志愿,达到零志愿学校录取分数就会被零志愿学校录取,就无法放弃录取了。如果没有达到零志愿录取分数,还可以被后续志愿录取。2、如果你没有填报零志愿,即使你的分数达到零志愿录取分数,也是不能录取的。上饶市玉山县中考时间上饶市玉山县中考时间为2023年6月17日至6月19日。根据江西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23年中考时间安排,上饶市玉

2024-06-25 07:56:56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会有什么影响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会有什么影响

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会有什么影响中考放弃填报志愿会有什么影响如下:影响一:错失高中选择机会放弃填报志愿将使中考考生错失选择高中的机会。志愿填报是考生选择进入高中的重要途径,通过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优势和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而放弃填报志愿将使考生无法参与志愿录取过程,失去了选择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这可能导致考生进入一所不太理想的高中,影响其学习和发展

2024-06-30 07:20:53
无锡中考志愿如何填报?
无锡中考志愿如何填报?

无锡中考志愿如何填报?目前无锡的高中录取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01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即高中在中考之前面向优秀学生单独实施的招生行为。根据往年惯例,基本上下学期开学不久,高中就会签约第一批自主名额。近几年,教育部门严格规范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学校须在中考结束后,严格按照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组织自主招生,并主动公开招生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享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中:无锡市第一中学

2024-07-27 01:33:59
无锡中考科技生需要自己填报志愿吗
无锡中考科技生需要自己填报志愿吗

无锡中考科技生需要自己填报志愿吗需要。中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同学们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志愿填报的总体原则,脱离实际填报志愿,要么志愿填报太高,没有高中可上,要么志愿填报太低,没有进入理想的高中。第一志愿“跳一跳”原则中考不是全国统考,每个地区的考试科目跟招生政策都是不同的,中考招生由市级的招生院负责进行。但一般情况下,中考志愿填报的时候考生至少可以填报三个志愿。对于第一志愿,老师建

2024-06-01 00:00:37
2023年无锡中考还加分吗?
2023年无锡中考还加分吗?

2023年无锡中考还加分吗?2023年无锡中考加分政策如下:1、获全国“一级、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的公安民警子女、荣立二等功及以上功勋的现职公安民警子女;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现职消防救援人员子女;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子女。2、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含台湾省籍、台湾户籍)考生。3、在锡“两院”院士、在锡国家级专家子女(含院士、

2024-05-14 00: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