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考报考 > 正文

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吗?

2025-01-09 06:37:18 | 学堂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吗?相关的问题,今天,学堂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吗?

福州中考团员加分

根据福州2010年中考加分照顾政策回答上述问题:
1、团员不加分;
2、初中阶段评为设区市以上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享受3分照顾;
3、散居在福州城区(晋安区的寿山、日溪、宦溪三个乡镇除外)及县(市)城关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享受3分照顾;县(市)农村地区(含晋安区的寿山、日溪、宦溪三个乡镇)的考生享受5分照顾;对报考民族中学或普通中学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享受15分照顾。

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吗?

中考加五分的途径、

一、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照顾
1、港、澳、台同胞、当地驻军子女、市级(指设区市,下同)以上劳模子女和具备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的残疾考生;
2、初中阶段省级科技小发明创造(含电脑制作)三等奖以上获得者;
3、初中阶段被评为省、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或三好生;
4、农村一女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结扎户子女;
二、享受加3分照顾
1、初中阶段获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科单项竞赛二、三等奖或市级一等奖的考生;
2、初中阶段获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一等奖的考生;
3、初中阶段参加市级以上举办的正式文艺(仅限声乐、器乐、舞蹈等三项)比赛和美术、书法现场比赛个人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全国正式文艺(仅限声乐、器乐、舞蹈等三项)比赛集体一等奖的获得者。
4、在初中阶段参加市级以上主办的运动会(含中学生运动会)以及省级主办单项竞赛个人第二至第五名或集体第二、三名的主力队员的考生[仅限短、中长跑(含跨栏)、铁饼、铅球、标枪、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举重、武术、游泳、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8项,下同];
5、户口在本市的归侨学生、华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
6、驻守在边远山区、海岛和沿海突出部的军队干部子女,且在驻地学校独立初中或附设初中班学习的考生。
三、享受加5分照顾
1、初中阶段获省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科单项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2、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的考生;
3、初中阶段参加市级主办的运动会(含中学生运动会)以及省级主办的单项竞赛个人第一名的队员或集体第一名的主力队员或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
四、其它照顾
1、烈士子女的考生享受20分照顾;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考生享受10分照顾。
2、台商子女考生享受10分照顾。
3、散居在福州城区(晋安区的寿山、日溪、宦溪三个乡镇除外)及县(市)城关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享受3分照顾;县(市)农村地区(含晋安区的寿山、日溪、宦溪三个乡镇)的考生享受5分照顾;对报考民族中学或普通中学民族班的少数民族考生享受15分照顾。

一、每年特长生基本都是分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这三类加分。不会有太大变动。
1)科技类:1、浙江省青少年计算机竞赛 2、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3、全国奥赛浙江赛区比赛 4、温州计算机竞赛 5、温州网页制作比赛。

2)艺术类:1、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比赛活动器乐、书画比赛项目 2、温州市中小学生艺术比赛(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篆刻)、摄影)比赛
3、中学生艺术特长测试合格者

3)体育类:1、浙江省第运动会健美操、软式排球等、游泳等项目 2、年温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3、温州市中学生健美操比赛 4、县级(市直)中学生体育节,包括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国际象棋、定向运动。

二、少数民族加5分
现役军人子女加5分
残疾人子女加10分
教师子女加5分
初三阶段获市光荣称号的学生加20分
少数民族学生中考成绩,在市所有少数民族中前三名,可直接就读温州中学.
特长生在初三最后学期获市艺术比赛一等奖可直接就读温州中学,获市艺术比赛一等奖2,3等奖,酌情加分.

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吗?

学堂网(https://www.ertang.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吗?的相关内容。

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

各地中考招生政策都出台了方便学生的规定,无论学籍和户口是在本地还是在外地,都可以参加本地或外地的中考,但都有一些细则要求。如果学生学籍在外地,而户口在本地,中考想在本地考,那么学生在中考前要将学籍转回户籍地,这就是回原籍的考生。详情请咨询当地的教育部门。

请采纳! 学堂网

以上就是学堂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学堂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堂网:www.ertang.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初中在本省异地上的再回本地考高中要转学籍吗?”相关推荐
上海户口异地学籍可回上海中考吗
上海户口异地学籍可回上海中考吗

上海户口异地学籍可回上海中考吗上海中考政策允许异地学籍的本市应届初三学生参与上海中考报名,条件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学生,由学籍学校统一组织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大致在3月初。对于在学籍所在区县参加报名的学生,信息确认与网上报名同步进行。而在户籍所在地、居住地等参加报名的本市应届初三学生,则需在3月中旬完成信息确认。2023上海中考时间轴汇总,一文看懂各批次报名、考试时间!2023年

2024-11-25 20:03:56
户籍在昆明要转学去地州就读中考要回昆明考吗
户籍在昆明要转学去地州就读中考要回昆明考吗

内地新疆班录取情况2015年内地新疆高中班共录取9880人,其中地方9530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50人,录取人数与去年持平。2015年内高班招生工作继续实行分地区招生与全区统招相结合,坚持向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农牧民子女倾斜。其中南疆四地州共录取5900人,农牧民子女达到77%以上;2802名农村计划生育领证家庭子女在内高班招生考试中享

2024-09-14 02:59:39
学籍不在本地,中考怎么办呢?
学籍不在本地,中考怎么办呢?

外地回津中考政策外地回津中考政策如下:一、报名条件:具有生态城常住户口,在外省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具有生态城蓝印户口,在外省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二、报名时间:12月20日-30日,逾期不再补报。三、报名材料:考生及家长签字后的报名表照片、户口本首页照片、户口本户主页照片、户口本考生本人页照片、考生本人身份证正面照片、考生本人身

2024-12-14 14:28:56
外地户口在广饶英才上高中能在本地考大学吗?
外地户口在广饶英才上高中能在本地考大学吗?

填过志愿还可不可以复读中考?填过志愿并被录取到高中的情况下,通常是不能复读中考的。一旦您填报了高中志愿并被录取,意味着您已经接受了该高中的录取通知,并将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复读中考通常是指在第一次中考未能达到自己期望的成绩,或者未能被理想的高中录取后,选择再次参加中考以争取更好的成绩或更好的高中录取机会。复读中考需要重新参加整个中考过程,包括报名、备考和参加考试。然而,复读中考的可行

2024-12-06 03:37:26
考生在外地参加的中考,能回户籍所在地上高中吗?
考生在外地参加的中考,能回户籍所在地上高中吗?

考生在外地参加的中考,能回户籍所在地上高中吗?可以。1、以宜昌市为例,在外地市参加中考、要求回宜昌市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必须被外地市普通高中正式录取,方可在宜昌市就读普通高中。2、就读方式有两种:(1)是取得当地普通高中学籍,按转学程序办理;(2)是持外地市高中录取通知书、中考准考证、中考成绩单、初中毕业证到同类别学校办理申请入学手续。3、外省户籍的学生在宜昌

2024-09-18 11:42:11
本省外地人可以在南京中考,高考吗?
本省外地人可以在南京中考,高考吗?

本省外地人可以在南京中考,高考吗?除非你是以六种情况:1.持有效期1年(含1年)以上人才类《上海市居住证》人员,在2011年6月18日居住证仍在有效期内,其子女为本市或外省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或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应届初中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或居住证所在区(县)报考,居住证所在区(县)以上海市居住证通知书副联地址为准。2.父母双方或...专利梦工场能为中学生带来什么好处?初中生专利

2024-01-02 16:06:32
2023中考需要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吗
2023中考需要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吗

2024届中考政策法律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第一大改革:中职和普高的招生比例将控制在5:5。第二大改革:禁止学校招收初三复读生。第三大改革:中考成绩不达标,那么只能去读职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

2024-04-15 10:54:58
孩子在外地上学,中考可以回原籍吗
孩子在外地上学,中考可以回原籍吗

中考回老家还是迁户口到东莞老家报名相关报名事项各地中考报名时间不同。不少地方中考1月开始报名。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网报名。下以成都为例:应届生报名应届在校初中毕业生由学校组织报名,考生须向学校交验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由学校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学校负责组织、培训、指导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往届生报名正住户口在成都市的往届生,凭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学历

2024-12-17 06: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