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动态 > 正文

石潭中考分数线排名多少 (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

2025-01-20 15:41:01 | 学堂网

今天学堂网小编整理了石潭中考分数线排名多少 (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石潭中考分数线排名多少 (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

中考临距离语文小石潭记一文答案

阅读理解与答案: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消失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答: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答: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或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
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凄清
11、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
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凄清寂静 寂寞忧伤
13、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石潭中考分数线排名多少 (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

我明天中考,老师推测可能会考《小石潭记》,我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一些重点字、词、句、

1、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副词。 )
6 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一词多义
1、乐 (1)心乐之 (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2、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2)不可久居 (能)
3、清 (1)水尤清冽 (清澈)
(2)以其境过清 (感到凄凉)
4、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
(2)隶而从者 (跟从)
5、以 (1)以其境过清 (因为)
(2)卷石底以出 (相当于而,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
(3) 全石以为底 (用来)
6、而 (1)记之而去 (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
(2)隶而从者 (不译,表并列关系)
(3)潭西南而望 (不译,作停顿词)
7、差 (1)参差披拂 (长短不一)
(2)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8、见 (1)下见小潭 (发现)
(2)明灭可见 (看见)
9、游 (1)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动)
(2)同游者 (游览)
10,环 (1)鸣佩环(玉环) (2)竹树环合(环绕)
11 为(1) 全石以为底(做为)
(2)为岩(成为)
三.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闻水声(闻,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
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古义:大约。今义:副词。 )
6 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词作状语 西:向西
2、下见小潭。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 空:在空中
4、日光下澈。 名词作状语 下:向下
5、俶尔远逝。 名词作状语 远: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 名词作状语 西南:向西南
7、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斗:像北斗七星一样
名词作状语 蛇: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 形容词作动词 凄:使…凄凉
使动用法 寒: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 鸣: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 意动用法 形容词作动词 乐:以…为乐
12、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 近:靠近
13、隶而从者。 名词作动词 隶:跟着。

(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

学堂网(https://www.ertang.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的相关内容。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也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感情。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文章写“乐”。听到“如鸣佩环”的流水声就“心乐之”,看到“往来翕忽”的游鱼便以为“似与游者相乐”。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青树翠蔓”、“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派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忧伤凄苦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小石潭记》与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汉族。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钴鉧潭记》等八篇,被公认为山水游记中的佳作,合称《永州八记》,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1.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2.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玉佩、玉环,都是系在腰上的玉制装饰品。
3.清洌:清澈。
4.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为:成为;作为。
5.近岸:靠近岸的地方。
6.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8.坻,水中高地。
9.屿,岛屿。
10.嵁,不平的岩石。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的树,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12.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上下,表示数目不确定,左右。
13.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1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布:映现。彻:穿过,透过。
15.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16.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17.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8.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忽明忽暗,一会儿显现,一会儿隐没,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19.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2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21.以其境过清: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清:凄清,冷清清。
22.居:停留 之:代小石潭的景物
23.隶而从者:跟随着我们一起来的人。 隶:随从。而:表并列。 从:跟随,动词。
24..小生:年轻人。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对这(声音)感到快乐。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块石头做为潭的底,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形成水中的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形状怪异(的岩石)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约有一百条左右,好像都浮在空中,没有依靠。 阳光向下直射入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互相逗乐。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河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一会儿显现,一会儿隐没,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两岸的形势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看不到它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环境幽静深邃,弥漫着忧伤的气息。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同我一起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一起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写作品并称为《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小石潭记》赏析(成曾)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章一开头,便引导人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人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
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人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不可知其源”则给了读者一种迷惘的感觉。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小石潭记》鉴赏(范培松)《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则。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这个小石潭称不上是美景,更不是什么胜景,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作者写这小石潭的本身,就最好地证明了他没有沾染上展览美景的唯美主义的恶习。从这一选材的价值来看,对于我们当今游记写作也颇有借鉴意义。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先见竹丛,耳闻水声,却不见小石潭的身影。小石潭的显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可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石潭。真乃是曲径通幽确实景象不凡。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现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为岩”,再加上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
接着,笔锋随转,由静写动,写潭中小鱼。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然不动”。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现实是严峻的。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竿见影,觉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赶快离开,倍感凄寒逼人,毛骨悚然。这篇散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精品。它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胆量;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诚然,归根结底还是一条,作者这样一个人,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一拍即合,融为一体,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学堂网

以上就是石潭中考分数线排名多少 (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学堂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堂网:www.ertang.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石潭中考分数线排名多少 (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相关推荐
石潭一中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中考的
石潭一中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中考的

石潭一中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中考的4月20日至5月8日内。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湘潭市中考报名时间的具体时间为:4月20日至5月8日,所以石潭一中的中考报名时间是4月20日至5月8日内。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第一初级中学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扬州中考)小石潭记和石溪记《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

2024-12-26 03:09:42
石河中学中考分数排名多少 石河中学高中录取分数线
石河中学中考分数排名多少 石河中学高中录取分数线

大竹县石河中学获得荣誉大竹县石河中学凭借其卓越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该校连续多年高考成绩名列前茅,稳居大竹县第二,且在全市排名中也名列前茅,显示了其强大的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其后发优势不容小觑,近年来,该校收获了众多荣誉,彰显了其在教育界的领先地位。石河中学荣膺了诸如"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学校"、"达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州市教育科研示范学

2024-11-01 18:20:28
磐石市中考分数排名 磐石2023年中考分数线
磐石市中考分数排名 磐石2023年中考分数线

磐石市中考录取分数线磐石市第一中学:622分,磐石市第五中学:577分。磐石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处北纬42.39°~43.27°、东经125。39°~126.41°之间。东与桦甸市接壤;南隔辉发河与辉南县相望;西与梅河口市、东丰县、伊通县为邻;东北与永吉县交界;西北与长春市双阳区毗连。全市幅员3867.3平方千米,辖13个镇、1

2024-08-22 21:58:58
石门中考分数线排名 石门五中中考分数线202丨
石门中考分数线排名 石门五中中考分数线202丨

石门五中中考分数线202丨石门一中2021年招生计划数共1210人(含特长生)。现将新生录取入围条件及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告如下:一、等级入围条件1.综合素质评价B等级以上;2.地理、生物考试B等级以上;3.实验操作考核C等级以上;4.信息技术考试合格及以上;5.第一志愿须填报石门一中。其中特长生的综合素质评价B等及以上,其他等级不限。二、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

2024-08-06 09:02:37
石狮中考分数排名表 09石狮中考,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石狮中考分数排名表 09石狮中考,石光华侨联合中学

石狮中考各学校录取分数线联中统招8A1B401.8联中定向8A1C371.8或7A2B387.1一中统招7A2B392.3一中定向7A2C362.3或6A3B387.8联中择校5A4B370一中择校5A4B366.3永宁、三中、八中6C以上永宁:360.2定向、择校不明三中:339.6定向、择校不明八中:270以上今年石狮一中中考录取分数线统招石桥8A1B40

2024-09-28 17:26:49
石家庄各学校中考分数排名 石家庄中考分数线
石家庄各学校中考分数排名 石家庄中考分数线

石家庄中考分数线石家庄中考分数线如下:1、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436分。2、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普通高中音乐、美术、书法特长生最低文化控制分数线349分;最低专业控制分数线:音乐专业成绩52分,美术专业成绩113分,书法专业成绩114分;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最低文化控制分

2024-06-22 00:11:36
石狮中考分数排名怎么查 石狮中考录取分数线
石狮中考分数排名怎么查 石狮中考录取分数线

2021年石狮中考录取分数线663.8分。根据教育局官网查询得知石狮中考录取分数线入围线为663.8分。石狮市,福建省辖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陆域面积160平方千米,潮带间滩涂面积20.54平方千米,行政管辖毗邻海域面积968.5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09石狮中考,石光华侨联合中学今天下午5点左右,石狮市中考第一志愿(即石光华桥联合中学/石狮一中)录取分数线切

2024-09-28 19:44:57
石家河镇中考分数排名 石家河镇简介
石家河镇中考分数排名 石家河镇简介

石家河镇河流石河镇,原名东河,因其镇西部有西河而得名。然而,随着历史变迁,西河已淤塞,东河之名逐渐淡出。自古以来,崇山之水经石河镇东流,汇入县河,最终汇入长江,途径汉阳至汉水。如今,石河的水流改道汉北河再入汉水。虽然东河规模不大,但与长江相连,曾是镇民引以为豪的事,他们曾自豪地称“下汉口”,即乘小船顺流而下至天门、岳口,再入汉水至汉口。然而,这个传统也包含了不易,人们甚至以此戏谑小孩尿床。

2024-10-28 0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