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考报考 > 正文

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

2025-03-02 01:52:08 | 学堂网

今天学堂网小编整理了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

中考志愿填报流程

1、阅读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有学校性质(高中、中职)、学校全称、招生批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

2、填写志愿草表。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填写志愿草表,根据自己的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校收费情况、家庭住址等,分别选择、拟定所报批次的志愿。

3、登录指定网页,点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招生志愿填报”。

4、输入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号和密码。在请输入用户名处输入本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号,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由班主任发放。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5、阅读《网上填报志愿注意事项》。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注意事项,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6、修改密码。当屏幕上出现“初始密码未修改,不允许填报志愿”时,点击“确定”按钮后进入,修改密码页面,修改完成后,点击“修改”按钮,出现“修改成功”再开始填报志愿。注意:本步骤只在第一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时才强制修改密码,当再次进入志愿填报系统时不再强制修改密码。

7、志愿填报。出现志愿填报页面后,在对应批次志愿的下拉框中选择要填报的学校,中职类学校还应选择填报的专业,填报完成,点击“保存”。

8、志愿预览(检查核对)。点击“志愿预览”按钮,进入志愿预览页面。这时候,请考生仔细核对,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点击“网上志愿”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9、确认提交。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弹出提示“操作完成”,点击“确认”,完成网上填报志愿。

10、退出系统。志愿填报完毕并保存后,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中考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1、了解学校和专业是选报的基础:普通高中从办学层次来分,有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从办学体制来分,又分为公办高中、公立转制高中和民办高中。

2、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其实中考志愿相对于高考比较容易填报,考生只要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理清自己想要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即可。简单地说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

3、排好志愿顺序增加录取机会:由于中招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因此第一志愿可报与自己平时的水平相对或稍高一点的学校,下一个志愿要比平时水平报得稍低一点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

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

中考志愿填报流程是怎样的?

二、凭报名号和自己所设定的密码,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按照系统所列项目和要求进行填报。

三、填报志愿过程分为5步:①阅读说明;②填写志愿信息;③“提交”保存志愿信息;④填写联系方式;⑤确认志愿信息。在第5步点击“确认”之前,考生可修改已经填报的内容,点击“确认”后即无法修改。

四、网上填报并确认后,考生所报志愿即刻生效,且不得修改。志愿填报确认后考生提出修改要求,一律不予受理。

五、凡未按时填报志愿、未按时提交确认志愿、未按系统所列项目和要求填报志愿的,其后果由考生承担。

六、志愿“确认”成功后将会看到“您的志愿已经‘确认’成功”的字样,如果未看到上述信息,说明志愿未确认成功,请重新确认。

七、考生操作时间超过30分钟,需要重新登录。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退出系统。

八、考生志愿选择确定后,要尽快上网填报,不要等待填报志愿规定的结束时间之前才上网,避免网络堵塞而影响志愿的正常填报。

九、考生若忘记密码,可以到所在区县招办将密码重置为初始密码(报名条上打印的密码)。

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

学堂网(https://www.ertang.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的相关内容。

在准备填写中考志愿时,若想考虑选择别的城市作为志愿,应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深入了解目标城市的教育情况。查询该城市的教育资源、学校规模与教学质量,对比目标城市与当前所在城市的教育差异,以确定是否符合个人的学习需求与兴趣。

其次,查阅目标城市的招生政策。了解该市的中考招生特点及录取要求,以及对外来生源的政策导向,确保志愿填写符合目标城市的招生规定。

再者,与相关人士沟通。联系中学教师、招生咨询师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询问跨市招生的具体流程、所需申请材料等详细信息,以便做好准备。

接着,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将目标城市的学校填入志愿选择表的相应位置,确保志愿填写与目标城市招生政策一致。

最后,提交申请材料。根据目标城市的要求准备申请文件,如申请表、成绩单、体检证明等,按照指定时间与地点提交。在填写志愿前,务必谨慎考虑,并咨询家长或专业咨询师的意见。同时,要评估个人能力是否能适应目标城市的学校要求,以及了解跨市招生政策与可能的学习生活变化,做出明智决策。 学堂网

以上就是学堂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学堂网:www.ertang.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考志愿怎么填别的市”相关推荐
淮安市中考填志愿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
淮安市中考填志愿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

淮安市中考填志愿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有什么区别在淮安市的中考志愿填报中,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有着不同的意义。简单来说,第一志愿优先于第二志愿。这是因为第一志愿首先会被投档处理,如果第一志愿未能被录取,那么才会考虑第二志愿。这种志愿优先的原则旨在帮助高分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志愿优先原则是高中录取学生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在于尊重考生的志愿选择。例如,假设A考生中考成绩为500分,而他填报

2024-11-24 18:56:28
中考志愿是怎么填的?
中考志愿是怎么填的?

中考志愿是怎么填的?中考志愿是什么:1、中考志愿就是根据自己的分数,参考往年的分数线,填写希望就读的高中。2、一般在考试成绩,即分数出来之后填写。3、填报中考志愿最重要的是“量分填报”。比如,总成绩比较低,又选报的是“热门”学校,志愿就有可能落空;如果考生感觉自己的成绩不错,都挤报某一所学校,志愿也很可能落空。4、填报志愿,不要跟风。不要不分情况的,一律选择名校。家庭经济

2024-10-08 16:12:39
中考702分志愿怎么填合肥市区的
中考702分志愿怎么填合肥市区的

合肥中考有没有模拟填志愿的机会有。根据查询合肥中考流程介绍显示,合肥中考有一次模拟填志愿的机会,为考生正式填报做好准备。合肥市,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是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中考702分志愿怎么填合肥市区的一、合肥市区2016年普通高中录

2024-11-20 01:27:23
中考志愿表的格式怎么填的
中考志愿表的格式怎么填的

2022年广东深圳中考志愿填报重要提醒【#中考#导语】考网从深圳招了解到,2022年广东深圳中考志愿填报重要提醒已发布,详细内容如下:1.中考志愿填报的时间?2022年中考志愿填报起止时间为5月31日10:00至6月6日18:00。考生可直接通过中考中招系统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不得再更改志愿。凡逾期未上网填报志愿的考生,将被视作自愿放弃参加录取。2.不同学校对考生

2024-04-15 13:50:28
成都中考怎么填的志愿?
成都中考怎么填的志愿?

成都中考怎么填的志愿?2017年四川成都中考文化课考试已经圆满结束,接下来家长和考生将开始准备中考查分及志愿填报等中考事项中,成都中考网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了成都中考志愿填报必须等内容,希望对各位学子和家长们有所帮助,预祝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下面是《2017年成都中考正式志愿填报须知》,供大家参考。正式填报志愿(1)7月1日下午15:00—7月4日下午17:00,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正

2024-05-02 01:58:51
中考志愿是怎么填报的?
中考志愿是怎么填报的?

中考志愿是怎么填报的?中考填写志愿三批四批都是要填的,防止第一个第二志愿都没有录取完成滑档。中考填写志愿事项:①填报志愿要有梯度,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梯度留一到两个作为同学们选择的保底,确保同学们不会因为高分低就或考不上高中。②选择心仪的学校排在前面,平行志愿也是有志愿顺序的,考生在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最理想的学校填在其他志愿前面,要避免出现"倒挂"的现象以免错失

2024-11-05 08:09:54
合肥中考填志愿是怎么填的
合肥中考填志愿是怎么填的

合肥中考录取每一个批次给填几个志愿合肥中考录取每一个批次填两个志愿:第一志愿是统招,第二志愿是择校。每一个志愿给填一个学校今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招生实行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办法,即“知分填志愿”。共设计5个批次10个志愿,每个批次2个志愿。普通高中志愿表应由考生本人填写,家长签名,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要求学生违背意愿填报。第一批次: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同一志愿、同一录取分数

2024-09-08 08:18:05
沙市中考志愿怎么填
沙市中考志愿怎么填

沙市中考志愿怎么填荆州沙市区中考志愿填报需遵循具体步骤,以确保志愿选择合理且符合个人兴趣与能力。首先,深入了解学校情况至关重要。通过多种渠道如咨询、官网查阅和参考排名,了解各所中学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明确志愿目标是下一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确定理想的腔运学校和专业方向。听取他人意见也是有益的。向老师、家长或学长学姐寻求建议,借鉴他们的经验,为志愿选择

2024-12-17 17: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