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考报考 > 正文

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2024-01-06 19:02:57 | 学堂网

学堂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

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

1.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降15分录取,蒙语授课“三少民族”学生降20分录取。

2.华侨、港、澳、台胞子女可降10分录取。

3.军人子女具体照顾条件另行规定。

4.体育、音乐和美术方面有显著特长的学生,经招收特长生的学校考查、测试认定后,可在降低100分以内予以录取。

以上照顾分数不累计计算,择最高分一项。

择校生不享受照顾录取条件。

各旗市区普通高中在招生时,每年要从本地民族乡(苏木)定向择优录取2名或2名以上少数民族考生入学,有条件的旗市可以开办民族班。

享受照顾录取的考生要在考生所在学校进行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有弄虚作假者,取消录取资格。

享受照顾录取条件1、2、3条的考生,在报名时应将照顾条件和照顾分数录入计算机报名系统。

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可加10分录取。

(1)少数民族考生和《呼和浩特市民族教育条例》中规定的我市民族学校任教的汉族教师子女。

(2)华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不包括其他眷属)。

(3)因公牺牲军人(包括公安民警)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包括公安民警)子女。

(4)现役军人子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第八条 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第九条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蒙古族中考加分政策2023

蒙古族中考加分政策2023如下:

高考蒙古族加分政策2023为蒙古族考生,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高考加分,是国家为了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少民、新农村、青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和残疾学生深入到高等教育阶段,设置的一种优惠政策。主要是在高考分数上进行适当的加分,来提高这些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

高考加分政策的范围主要包括:少民学生、来自西部地区(包括新农村、青海等)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以及残疾学生。少民学生可以获得高考加分的幅度普遍在10分到40分之间,获得资格的少民。

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可以获得20分到30分不等的加分;高职高专的学生还可以获得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加分,以及来自贫困家庭的优惠。而残疾学生在高考中的加分幅度会根据残疾类型、等级进行不同的体现。

高考加分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统一加分和个别加分。统一加分:指对于符合高考加分条件的考生,学校将会在高考总分基础上进行统一加分。例如,对于关注的少民学生,对其高考成绩通过末尾加分来提高成绩,通常按照标准加分幅度进行计算。不同省份的加分标准有所不同,通常为10-30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学生的升学门槛。

个别加分:指对于特定的考生,进行特定的加分。例如,对于参军入伍、中央主席团指导员等有特殊表现的考生,可以进行额外的奖励加分。而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师资相对差,他们在面对高考因素时,有可能表现不如非农村的考生。因而,农村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农村寄宿制中学等途径这些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学堂网

高考加分政策对于教育的意义

1、促进教育公平:高考加分政策的直接目的是降低少民、来自西部地区以及贫困学生的高校入学门槛,让他们和其他优秀学生一样有机会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这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化,避免因地域、家庭条件等不公造成的教育资源短缺。

2、缓解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考加分政策可以帮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从而提高他们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这有助于缓解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大、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将各地区的优秀学生都考取到更好的大学。

以上就是学堂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的加分政策(呼和浩特市中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