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 16:03:13 | 学堂网
山西省提前批征集志愿时间:7月11日21:00—12日11:00,逾期不予受理。
拓展资料:
征集志愿填报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
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高考分数和分数线公布后,部分考生可能未填报本科段志愿,却达到了本科分数线,还有部分考生会在本科录取阶段因所填报志愿学校或志愿专业过高而未被录取。
不管是何种情况,考生都不要失望,考试院会在每批次线上考生已填报志愿录取结束后,根据计划完成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和线下一定范围内(一般为线下20分以内)重新征集考生志愿投档录取。要切实了解征集志愿资格条件等。
一般情况下,征集志愿分数线即为批次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征集志愿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征集志愿。
但是,不同院校可能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如一是个别本科院校在批次线上征集志愿仍未完成计划时,可能在批次线下适当降低分数征集志愿录取,但需注意,此时的批次线下考生原来所填报的降分征集志愿院校的志愿无效,所有尚未被录取的考生都需重新在网上填报征集志愿。
二是个别院校的征集志愿分数线可能限定在高于批次线上某个分数,某个分数线下的考生若填报指定院校将被拒绝填报,其填报的征集志愿为无效志愿;三是在征集志愿时,为进一步提高相对高分考生征集志愿满足率,可能先将征集志愿院校分成两组或三组。
每组对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志愿栏,每个志愿栏内可填报一个或两个志愿,录取时先按第一志愿栏内志愿顺序投档录取后,再按第二志愿栏内志愿顺序投档录取。
但请考生注意,第一志愿栏内只能选择指定的第一志愿栏对应的征集志愿院校,第二志愿栏内也只能选择指定第二志愿栏对应的征集志愿院校,因此,考生应先了解征集志愿通知各项内容要求,再上网填报征集志愿。
2023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及录取规则如下:
2023部分省份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汇总:
1、安徽。
本科提前批:7月12日10:00至16:00。
本科第一批:7月23日10:00至16:00。
本科第二批:7月30日10:00至16:00。
高职专科批:8月9日10:00至16:00。
2、江西。
提前批本科文理(含定向)网上征集志愿填报时间:7月11日9:00至15:00。
第一批本科文理(含国家专项、地方专项、苏区专项、预科)第2次网上征集志愿时间:7月23日9:00至15:00。
第二批本科文理(含国家专项、预科)第2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7月29日9:00至15:00。
高中专科网上征集志愿填报时间:8月8日9:00至15:00。
高职专科第2次网上征集志愿填报时间:8月10日9:00至15:00。
3、天津。
普通本科批次A阶段征集志愿填报时间:7月22日至7月23日。
普通本科批次B阶段征集志愿填报时间:7月29日至7月30日。
普通高职专科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8月5日。
2023征集志愿录取规则:
一、新高考征集志愿的录取规则:
1、征集志愿录取遵循分数优先。所有专业同时录取,将一专业志愿和二专业志愿(一专业落选者)按分数高低同时排序录取。
2、志愿分数兼顾录取方法。所有专业同时录取,将一专业志愿的和二专业志愿(一专业落选者)达到分数极差者同时排序录取。
3、志愿专业录取方法。征集志愿如第一专业志愿人数不够,第二专业志愿等由高至低排序再录,如第一专业志愿人数满额就不考虑其他专业志愿的。
二、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1、分数优先:高考结束后省招办将所有的考生按类别从分数高一低排成一队,从前到后向各高校投档,只要前一个考生还没有投档,就不会投档后面的考生。
2、遵从志愿:省招办只向考生填报的志愿学校投档,考生没有填报的学校省招办不会投档。
3、依次检索:填报平行志愿各个省份是有区别的,一般可以填报。当投档到某个考生时,先看A学校,如果此时A学校还有招生名额,就将考生投档到A学校,该考生的投档就完成了,后面的B、C学校就不再投检索了。
如果此时A学校已经招满了,就继续检索B学校,情况同前直至D学校,如果D学校也已经招满了,再投向E院校,如果E也已满额,那该考生只能滑档,等待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了。
4、一次投档: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在一个批次中,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如前所说,如果考生投档到A学校,由于某些原因被A学校退档,那是不可能再投档到后面的B、C、D学校的,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避免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如果分数有所不足,不一定要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这样很容易造成落榜。因此可以“热门”和“冷门”结合,既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也填报自己能接受的冷门学校或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2、填报第一志愿要慎重。平行志愿实行的是一轮投档,因此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所以填报志愿需慎重,虽然要参考往年分数线情况,但也不可照搬。建议最后一个学校的填报要保险一些,可以考虑往年报考人数不足或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3、提前了解专业内容。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因此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喜欢学什么专业。对于感兴趣的专业,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其课程安排、教师教学、就业方向。或者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提前了解之后要学习的方向和内容。
4、尽量服从专业调剂。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若是填报志愿时选择不服从调剂,可能会遭到退档的情况。但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被退档就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高校。
2024-05-10 12:13:01
2024-05-10 11:23:24
2024-05-10 11:05:11
2024-03-30 03:19:32
2024-01-30 17:37:29
2024-05-10 1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