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01:55:08 | 学堂网
可以跨区上高中。
初中升高中是可以跨县的。可通过统招跨区报考,统招跨区虽然是面向本区域招生,但每年还是有部分学校有计划面向外区进行招生。也可以根据每年的招生计划,通过意向学校校额到校计划跨县读高中。
虽然中考是全市联考,但各区评分标准各不相同,而且高中学校往往会预留部分名额给本校学生直升高中。整体而言,中考跨区不如考本区,尤其是初中直升高中容易。主要原因在于虽然中考一张卷子,可是各区评分标准不尽相同,导致分数会有差别。
剩下要招的名额由学校自己划定分数线,各个学校一般都有跨区生的名额限制,所以中考跨区会有难度。
扩展资料:
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或者不读的通过选拔性考试才能获得请入读资格的学习阶段。所以任何时候的高中都可以在本地区跨区读。只是这个跨区不能是跨高考考区。因为不同地区高考的试卷难度不同,所以这种跨区高考有高考移民链接嫌疑,会被取消高考成绩。
高中是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接受初中合格毕业生,一般学制为三年制,即高一、高二、高三。中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学校等,属于高中教育的范畴。
中国的高中教育为非义务教育,学生就读须交纳必要学费与其它费用。自2009年开始国家已经针对部分贫困地区进行高中免学费政策。
中国普通高中的教育体系还在不断完善、改革。由最初的全国各地大统一发展到文理科的出现,接着给予部分省市自主开展高中课程改革,给予有能力的出版社出版高质量的高中教材,打破了曾经人教版教材一枝独秀的局面,后来选修课的出现使高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2022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工作,与2021年相比有以下变化:
一是市区外民办普高面向市区招生方式调整。根据《省厅高中招生工作通知》相关规定,将多年来市区外民办普高面向市区一直采用线下自主招生的政策进行调整。
今年,经省、市教育部门核准的杭州市外和五区三县(市)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市区的招生,全部纳入市区集中统一第二批招生,相关学校不能自行招录学生。
未经核准的市区外学校不能面向市区招生。
二是集中统一第一批和第二批招生可填报志愿数增加。集中统一第一批招生可填报志愿数由去年的6个增加到8个,第二批可填报志愿数由去年的12个增加到20个。此调整便于考生志愿的填报。
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初中毕业生,可报考市区各类高中:
(一)杭州市区户籍的2022届初中毕业班学生或往届毕业生。
(二)浙江省内非杭州市区户籍、港澳台籍、外国籍的杭州市区初中学校2022届毕业班学生或往届毕业生。
(三)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杭州市区初中学校就读的2022届毕业班学生,须具有杭州市区初中阶段连续3年学习经历和学籍,且其父母双方或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下同)在市区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按照国家规定在近3年内至少参加1年社会保险;符合市区当年报考条件的往届毕业生。
(四)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15〕2号)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子女;经省委人才办认定的在杭省部属单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在杭州市区初中学校就读并毕业,其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市区属地公安机关颁发的《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属地为杭州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之一的引进人才子女。
各类高中学校在册学生不得报考。
政策性加分
(1)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之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生育两孩的,但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原农村户籍独生女考生,加2分。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加5分。
a.归侨学生、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b.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子女;
c.少数民族考生。
(3)因公牺牲公安干警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公安干警子女,加10分。
(4)军人子女中考优待政策,按照《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关于贯彻贯彻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意见》(浙政联〔2013〕2号)要求执行。
(5)烈士子女可按照其志愿安排入学。
同一考生如符合同一条中多款的,不累计;同时符合(1)~(4)中多条可累计,以30分为限。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向报名点申报的最后截止时间为5月25日,逾期不予受理。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鼓励考生和家长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等平台申报中考政策性加分项目,相关部门实行网上审核。
4.录取的方式
2023年起金华市区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和全市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班(以下简称“中本一体化”)、普通中专(含“3+2”)、中职学校省级示范专业招生工作均在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上组织实施。2023年起,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将在市级统建的网络平台实施。招生录取工作分集中统一招生和补录两个阶段进行。
中考答题技巧
慢中开始,稳中结束。作好第一个题对于稳定心态有好处,所以开始答题时应稳一点、慢一点,一次性做对会给做好后面的题增强信心。
另外,在作完试卷后也不要急着交卷,应稳定情绪认真检查,别因为得意忘形而出现错误,导致不必要的遗憾。考试时精力要集中,审题一定要细心,要放慢速度,逐字逐句搞清题意,从多层面挖掘隐含条件及条件间内在联系,为快速解答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否则,一味求快,丢三落四,不是思维受阻,就是前功尽弃。
学堂网以上就是学堂网整理的中考可以跨区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学堂网。2023-11-30 17:26:19
2023-12-03 17:00:47
2023-12-01 17:25:49
2023-12-01 07:11:26
2023-11-30 07:01:38
2023-11-30 0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