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19:51:21 | 学堂网
确实,教育部发布改革内容,将在2023年实现中考考生100%分配,但不是说让所有中考生都能进入高中就读,而是指标分配到校。
2021年的教育部实施了“双减政策”,主要目的是给中小学生减负、减压,减轻学生们的作业负担,以及课外辅导负担。政策发布之前,网上一片叫好,但当政策彻底实施,家长们才发现事情不简单。
学生们之间的“内卷”确实得到遏制,竞争压力小了,听起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学校的学习内容减少,很多家长担心学生的学习跟不上,导致成绩下降,而且中考分流政策调整了普职比,将有半数学子无缘普通高中,让家长们担心孩子被“淘汰”。
国家通过分流政策扶持职高的发展,但是家长们更愿意让孩子们念普通高中,所以即使实施了双减政策,学生们的负担也没有减小,依旧需要到补课班中学习,很多孩子甚至连休息时间都没有。
学校都是有指标到校名额的,主要是根据学校的规模和人数决定,各个学校的指标不相同,普通学校可能有5个指标到校名额,那么中考成绩前五的学生就能直接被录取。
重点高中可能有15个指标到校名额,但排名16的学生的成绩很可能比普通初中前5的成绩高,但因为没有指标就没有这个名额,100%到校分配就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
2023年大连中考指标到校政策如下:
2023年中考新政策是将在2023年全面实现100%分配到校,这并不是说初中生不再被分流,都能上高中,而是教育部要以初中生的成绩来决定升学几率。这一政策的出现,意味着初中生只要成绩足够好,“直升高中”的机会很大,怪不得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中考分流已成定局,要想实现“直升高中”,学生成绩优秀是关键国家目前的教育现状,大学生数量已经接近饱和,但技术型人才却相对缺乏。针对此类情况,教育部将继续推进高中普职比,中考分流似乎已成定局。
在中考新政策公布后,每位初中生都有上高中的权利,只有学生成绩好,就能保证有较高的升学几率。初中生应该提前了解相关政策,把握好机会。有一部分高中学校是面向同区域初中学校招生的。初中生和家长应提前了解好相关学校和升学政策,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中考的介绍如下: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高中、中专、中技等。其中以报考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中考统招和指标到校的区别
问:中考统招和指标到校有什么区别
答:一、中考指标生
是指高中学校给予初中学校的招生指标,即该学校内要完成一定量学生的招生任务,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平等化,使各处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高中。指标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定向招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学校招生,指标生名额将统一公示。
指标生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因各地政策不同,分配方式可能略有差异,在校初中校毕业生均可填报指标生志愿。指标生录取控制线控制在本校统招生分数线下20分以内,如果在此控制线上不能完成指标生计划,则收回指标纳入统招生计划。
二、中考统招生
是指除指标生招生计划外,高中的其他招生计划是从全市填报该高中的考生中择优录取,被录取的考生是统招生。
三、指标生和统招生区别
1、分数方面
统考生高于指标生分数。
2、录取方面
统招生是凭成绩录取。
指标生是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初中学校招生。
3、录取顺序方面
先录取指标生,再录取统招生。
4、参加中考考试方面
统考生要参加全市统一的中考。
指标生不用参加中考。
中考审题技巧
一慢一快,指的是审题要慢要细,做题要快。题目本身是解题方法、技巧的信息源,特别是每卷必有的选择题中的题干中有许多解答该题的规定性,诸如:选出完全正确的一项还是错误的一项,选一项还是两项等,这些我们一定要在读题时耐心地把它们读透,弄清要求,否则是在做无用功。中考卷大多是容易的,在大家容易的情况下就看谁更细心,而细心最主要的就是审题时要慢要细心。当然选择题之外的题目也应如此。
需注意的是文科与理科卷的审题要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解答理科类题目中出现的条件充分用到、用足,不能有多余条件;而文科,比如语文卷中,有些题中出现的条件、信息、却不一定全用到,需要我们通过审题加以取舍,有些信息有用,有些信息是没用的。
理科非选择类题目的审题要做到“三审”
一审:解题前要审(这是做题的前提)
二审:解题过程中碰到困难时要审(看看有何条件未用,什么条件背后隐含着个什么条件等等) 学堂网
三审:解题结束时要审,防止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审题这一步,不怕“慢”。
当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答题时速度应快。做到这一点可从两方面入手:
1、书写速度应快,不可慢吞吞的。
2、书写的内容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噜嗦重复,尽量写出得分点就行了。
2023-11-30 17:26:19
2024-03-26 16:55:11
2024-03-30 03:19:32
2024-01-30 17:37:29
2024-04-07 20:06:26
2024-04-02 14:11:56